在1月金融数据创下历史单月新高后,2月数据相比低迷了不少。据央行3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,2月社融规模增量为1.19万亿元,人民币贷款增加1.23万亿元,而1月这两项数字分别为6.17万亿元、3.98万亿元。
虽然1月数据“爆表”主要是政策发力和季节性因素推动,2月本来也是传统的“信贷小月”,又赶上了春节假期,但居民和企业信贷需求的疲弱程度还是让业内有些意外。
业内机构和人士较为一致的观点是,2月金融数据是阶段性偏弱,无须过度悲观,稳增长的效果会逐步显现。
对于稳增长会不会动用降准降息工具,有两位受访分析师认为,降准降息概率加大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5.5%的GDP增速目标后,政策还要发力,“3、4月就是宽松窗口期”;但有一位受访券商首席固收分析师认为,降准降息的概率会越来越低,重点是宽信用。
居民和企业融资需求整体偏弱,“房贷”增量罕见出现负数
根据央行3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,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.19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少5315亿元,不过同比增速还达10.2%。拖累社融的主要是信贷和表外票据,数据显示,2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084亿元,同比少增超4300亿元;表外票据由正转负,同比减少超4800亿元。
把2月新增的人民币贷款拆分来看,居民和企业融资需求都偏弱。其中作为“房贷”风向标的居民户中长期贷款罕见出现负数,2月减少459亿元,此前1月为增加7424亿元;包含信用卡、消费贷等在内住户部门短期贷款,2月也减少了2911亿元。
“居民贷款减少,简单理解就是当月还款规模高于新增的消费规模。比如春节前发完年终奖,大家都把信用卡或消费贷还了,当月消费又有所减少,(短期贷款)余额自然就(减)少了。”招商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分析称,房贷增量也一样,房地产销售不佳,影响到按揭整体需求,装修及装修贷款需求也会减少,加上2月疫情多发也影响了消费意愿。
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记者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,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低迷,15家重点房企2月销售额合计1986.81亿元,环比下降16.68%,同比下降40.48%,加上春节假期因素,房贷需求随之出现下降。“经过去年四季度到今年春节前,全国主要城市基本已经没有等待放款的市场交易,也就影响了2月整体同比新增贷款。”他进一步称。
这与2月以来多地房贷政策松绑是否矛盾?廖志明表示“不矛盾”,因为政策放松了,但销售还没有改善,而且数据有一定滞后性。
企业融资需求也很低迷。数据显示,2月企(事)业单位贷款增加1.24万亿元,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5052亿元,低于今年1月和去年同期。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称,在全球疫情影响尚未结束、国际地缘局势升温、能源及部分原材料成本压力、海外政策转向等背景下,国内部分中小企业和行业经营仍面临经营压力,也会影响消费者与企业预期与支出。
2月金融数据只是阶段性走弱,稳增长会动用降准降息吗?
对于2月数据,业内普遍认为只是阶段性走弱,无需悲观。
“2月社融同比增速为10.2%,比上月低0.3个百分点;M2同比增速为9.2%,比上月低0.6个百分点。都是小幅回落,但仍维持在9%、10%区间。”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说道。记者对比前期数据,社融同比增速和M2同比增速在去年都曾滑落到10%以下。
梁斯进一步称,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”“扩大新增贷款规模”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”等内容,预计后续政策层面将继续发力,进一步采取措施托底经济发展,稳定企业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,提升企业信贷需求,M2和社融增速有望回暖。
廖志明也对记者表示,核心还是看政策,今年GDP目标是要实现5.5%左右的增长,意味着我们的政策还要发力,之后的数据会有一些改善。
国金宏观赵伟团队谈了“稳”的路线:稳增长货币先行,财政从募资到落地尚存时滞,后续需跟踪项目开工等。伴随稳增长效果逐步显现,经济或在二季度前后环比改善显著、三季度或同比改善显著。
其中的“货币先行”体现在去年12月降息、今年1月降准接连落地,下一步稳增长还会动用这两个工具吗?周茂华表示,由于2月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理想,市场对央行进一步降准、降息预期有所升温;结合从目前国内需求复苏偏弱,经济面临的压力仍较大,央行适度动用利率与存款准备金利率可能性上升。“往年的3、4月本来就是宽松窗口期。”一位券商研究员对记者表达了相同观点。
不过也有一位券商首席固收分析师认为,现在海外进入加息周期,叠加国际地缘局势,原油价格大幅上涨,国外通胀率高企,近日国内期货价格也出现上涨,在这一背景下,降准降息的概率会越来越低。她同时称,比起“宽货币(指资金从央行流入金融系统)”,更重要的是“宽信用(让资金从金融机构流入实体经济)”。
标签: